作者: enimo

  • 写在奔向而立的路上-2013年的总结

    —–康德说过:自由不是能做什么,而是能够选择不做什么。

    不再因别人的怂恿而影响自己做重要判定时的依据和心态(这个时候最需要冷静和淡定,但不要迟疑和优柔寡断,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)

    不再因别人的挖苦而情绪波动不能自控(别人奚落你时,不一定就是针对你,也不一定是否定你,顺便知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,无奇葩无众生不百态)

    不再因所有人这么看而自己也这么看(别人觉得应该这么做时是建立在他自己的人生阅历上做出的判断,不一定不对但不一定适合你,选择属于自己的)

    不再活在别人眼里,不为别人而活(不要成为别人眼中的谁,很难也没有做到,每个人多少都活在别人眼里,人基本的社会属性使然)

    接受自己某些方面存在的不同,并且对自己认识更深更自信(所有人觉得错时,也不一定就错,但也许就是一个机会)

    对世界形形色色的人、事、物各种诱惑,有了一定克制免疫力(必须承认无法做到六根清净不食人间烟火,至少学会了过滤那些虚无缥缈的表现,在自己经历和阅历基础上)

    家人、长辈,失去了永远不能再回来,你有你的理想也要背负更大成本(很多次梦见小时候对自己很好至爱的亲人,也有流泪和后悔)

    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掌握也愈发清晰,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能做什么(虽然现今人们面对着各种压力,这个城市充斥抱怨和戾气,幸好在自己身上没有发现)

    过去的一年:旅行锻炼+职业发展+个人学习(从理财+产品+社会人文+英语+带人和团队一起成长),各方面受益良多符合自己预期,新的一年希望更上(但今年的运动锻炼大不如晚年,几乎没爬过几次山,以前走路多现在坐车多也许是为了赶时间也许就是懒)

    眼界和圈子都有所开阔,不再局限再以前的小宇宙中,能感觉自己的能量和欲望的膨胀(膨胀是好也是坏,自己把握度)

    更加相信出路和成功有很多种,每个人都有多种可能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(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,时代造就)

    没有学会在公共场合很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,没有学会优雅的说话艺术(单一的表达方式到底让人难以接受还是让人觉得简单直爽,自己权衡度)

    对自己现在的工作状态,更像是一次新的创业,全程参与,把自己多年摸爬滚打的那点残余、想法和技术恨不能全部投入其中。我相信并看好结果也接收如果的失败,好的产品不是看几本书照抄几个现有产品背书就能做成,恰恰需要的是积累和直觉。现在,我愈加相信直觉。

    有句话怎么说的:“台风来了,猪都在天上飞”。我想,我们的时代来了!

    以上,不知道自己能否真正领会并消化,但2014至少是个开始。2013 Ending,祝好!  2014,Keep Moving!

    最后更新13年的几篇游记做收尾,算今年的额外收获,希望给有兴趣的同学提供参考:)

     

  • 印象笔记之看台湾

    从厦门做游轮到达基隆。台胞们非常热心,百度地图瞎了,还得靠Google。

    img_1396

    img_1319

    台湾阿姨们都长得一张吴淑珍的脸,真的。上班族才有的服务,貌似还很高端。很多敲锣打鼓的在路上,庙口什么地方。街上大都是老头老太,似乎老年人偏多。基本都是上午11点开始上班,到了都没开门。

    img_1384

    不管红白喜事一路敲锣打鼓,他们很强调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,感觉十年前在大陆还很常见。今天跟一个前辈了解了一下台湾的历史。台湾人普遍很悲情,自认为是一个被抛弃的小岛殖民地,之前有荷兰人,郑成功,清朝当时也很冷落它,后面再有日本人,蒋介石过来也杀了不少人。现在台湾能发展起来很不容易,也不希望外人再来染指,承认只有一个中国,维持现在的现状,也会回内地祭祖。两岸政府现在并不是相互信任。两岸掺杂了美国进入博弈局面,台湾部分民众亲日本,只能依靠历史发展,两岸文化相互融合经济互相依赖才能打破这个平衡。

    img_1460

    img_1505

    每个地方对当地时政最敏感最关注的都是出租车司机。知天下大事莫若的哥。了解当地民生,非的哥莫属。最近就是王金平。

    img_1455

    人巨多,基本是旅行团把整个宫挤满了,我专挑没人看的看。

    观台湾故宫后的记忆:
    唐三彩,三是多的意思,并非三种色彩。
    青花五彩百鹿尊,鹿通禄
    宗周钟,毛公鼎。震馆之宝。
    玉石新石器时代用来伐木。
    雕象牙透花人物套球。清朝晚期
    各种雕象牙,竹笔筒,玉石。
    富春山居图,画看不懂,对书法感兴趣,太美了,美感和动感都有了。

    img_1487
    羽化登仙,汉代人,相信人长了羽毛就能成为仙人。卢浮宫像近代史,台湾故宫博物院像是淘不完的历史宝藏,很多来自清宫的古文物,神秘却看着亲切,没那么多意识形态的渲染,贴近真实。我个人更喜欢书法作品,在路上很难找到垃圾桶,提倡垃圾带回家,自己做垃圾分类,受日本影响吧看各种博物馆,纪念堂像是历史的重温。
    台湾是711遍地,香港是屈臣氏遍地,大陆是超市发家家乐之类的,厕所有婴儿室,化妆室,公共场所有AES急救箱,哺乳室,马路上路牌是液晶的晚上开车很清晰。

    img_1565

    摩托和车基本都是日本品牌

    沿海岸线,下午岸边海风很大难站稳,

    img_1566

    沿台湾南部骑了20多公里,到了最南点也是中国离太平洋最近点。路上有老伯卖椰果小吃之类,很健谈对内地时政很关心,聊天时不称我们为大陆人直称中国人。

    img_1542

    最后一张在台北101大厦楼顶星巴克。

    回到帝都,空气还是那么亲切,呼吸顺畅多了。

    此行更多详细的旅游图集,可移步百度旅游:https://lvyou.baidu.com/notes/7aa178743432cda7425c662d

    >>点击查看更多《印象笔记 》系列文章。

  • 印象笔记之看厦门

    忘了这是南方,普通话说出当地韵味的南方,有钱人脖子上挂着金链,立秋后还如五伏天,中国像一座宝矿,地大物博,坐四五小时飞机,做一天飞机下来仍然一口普通话足够,这座宝矿外国人还轻易进不来,只有自己体会。为什么到哪都有卖串珠的呢,更奇怪的是哪都还有一群人围着挑捡。中国的县级市真是蛮多到一个城市都想在当地买个房,生活气息浓厚,环境怡人,生活节奏慢,重要的是至少供得起啊。

    img_1192

    手机地图确实很助力,到一个陌生的地方,完全不会担心迷路,无论走路还是搭公车,完全的自由行,不断遇到拿着纸质地图的问路人,觉得潜力还很大。装上百度地图鼓浪迷屿不再迷路。

    img_1187

    想象着很多年前,还是洋租界的时候,洋人们每天是怎么来回通行的…原来还有轿子

    img_1169

    租界时期厦鼓间的通行,坐轿的是洋人,抬轿的是黑佣,国人呢,直接游过去。

    img_1196

    同一个码头同一个岛,不同时代不同人。

    现在出来玩的很多高中生…我真是大叔了!

    为什么所有的乞讨者都刻意的把自己的扮相弄得那么卑微呢,连吃饭也蜷缩在角落里。

    img_1233

    这里的饭店老板都喜欢在门口吆喝,几乎每家都会把明码标价当做自己的口号,以前价格是有多坑人呢

    img_1266

    鼓浪屿原是音乐和钢琴之岛啊,很多全世界闻名的古老钢琴,管风琴,以及著名的音乐家都出身在鼓浪屿或孩提时代在鼓浪屿度过。

    img_1227

    什么时候,也能坐在周围长满青苔的小石桌上,山水自然合一,一壶清茶两支小曲三五老友,追忆少年谈笑风生,无丝竹乱耳,案牍劳形。

    img_1243

    孔老夫子说过:不知生,焉知死。但是读完了老师的著作,我的感觉却是:不知死,焉知生。了解死亡、期待死亡、拥抱死亡,不但能够让我们活得更好,也让我们扩大自己的视角,对人生有一番不一样的领悟。

    此行更多详细的旅游图集,可移步百度旅游:https://lvyou.baidu.com/notes/7aa178743432cda7425c662d

    >>点击查看更多《印象笔记 》系列文章。